冯佳声这几天一直都在训练保安队。保安队的规模扩大了,几乎所有杏花村青壮年男子都加入了保安队,积极训练,他们全都憋着一股劲儿,在为县府征兵做准备。训练虽然很辛苦,但大家都很高兴,对冯佳声很是敬服。他们都知道正是因为冯家兄弟眼光长远、有谋略、有才干,所以才让他们有了这样的前程。

    冯佳声和侄子冯初寅这段时间在村里暗中发展了十几个想要投献于他们家族的人。这些人都知道冯家即将搬离杏花村,要去别的地方发展了,他们是打算跟着一起走的。

    不知是谁走漏了消息,冯家要搬迁的消息像风一样吹遍杏花村每个角落。村民们在谈论这个消息时加上自己想当然的理解和自认为合理的想象,将冯家要搬离杏花村的消息添油加醋,篡改得面目全非。

    最终流传最广、最被大家认同的版本是冯家有帮助谢侯爷守龙门关的功劳,再加上贡献出了火药手雷、生石灰、炒钢等多项技术,所以得了谢侯爷的青眼。谢侯爷将冯家的功绩奏明了齐王殿下,向齐王殿下保举冯家人入朝为官。冯家现在就等着齐王旨意下来,然后就要启程去潍城了。冯家想要跻身成为潍城勋贵之家,目前最缺人力,所以冯家要在村里收一些忠实可靠之人一齐带走。

    有的村民心动了,借着串门的说辞去冯家各房打探消息,攀扯关系,表明忠心,想要投献于沈家。他们对沈家比较熟悉,自然能想象到投献于沈家之后的生活。当兵虽然好,得个军户以后子孙都可承此业,能得二十亩田,免许多税。可当兵很苦,而且风险极大。两相比较之下,这些人都认为做豪门之奴比当兵要强很多。

    保安队的队员们在训练的间隙也向冯佳声求证此事。村里被冯佳声看中的有才干之人,都被他约谈过了。不知道情况的,都是些能力低下之人,要搁平时,冯佳声是不愿意多费唇舌解释。可今天面对村民的询问,冯佳声没有遮掩。

    冯家声说:“我们家确实要离开这里,但不一定是要去潍城生活。”

    冯家其他几位族老被村民们盛传的消息搅扰得坐不住了。他们商量了一下,集体找上冯君宝家的门来问个清楚。其实他们最想找的是冯君宝的幺儿冯佳越,但是冯佳越家门口这几天一直有谢侯爷的卫兵在此把守,吓得他们不敢随便骚扰。

    冯家族老们质问冯君宝是否要搬走的时候,冯君宝也没有否认。

    冯君宝说:“对,我们是要搬家。我家三儿带领村民帮齐军保住了龙门关,四儿向齐王府献上了火药手雷、生石灰、炒钢等技术,我们家继续留在这里是怕遭到报复。所以我们要搬离这里,去别的地方过隐居的生活。”

    杏花村地处四方势力交汇之地,地缘形势非常复杂。族老们能理解冯老七的做法,可是他们不能就这么轻易地放他们离开。他们冯姓是一个大家族,冯佳越是冯家各房合力供养出来的人才。冯家眼看着就要因为他而飞黄腾达了,这个时候怎么可以舍弃他们,独自去享福呢?

    大家一时群情激奋,纷纷指责冯君宝,没有提前与他们商量,忘恩负义等等。

    冯君宝说:“离开肯定是要离开的,至于怎么离开,家族中人何去何从,都要等齐王府的诏令下来,再召开家族会议商讨,还要看谢侯爷的安排,之后才能成行。不过现在谢侯爷已经同意放我们冯家进龙门关了。”

    听冯君宝这样说,并没有要抛弃他们的意思,族老们才换上了笑脸。

    冯君宝说:“我们冯家是一个大家族,但各支各脉各自为政的时间长了,一直也没有主事之人来定秤砣。现在你们自己的主意自己拿,回去都考虑一下是要跟我们这一支走,还是要留在杏花村。要走的,也不用着急卖田产,谢侯爷说如果我们冯家卖田产的话,可以全权委托给他来处理,不用我们操心。如果要留,其实你们也不用担心安全的问题,今天刚听到消息,谢侯爷要在我们杏花村建折冲府,发展府兵。”

    “什么!谢侯爷要在杏花村建折冲府发展府兵!”这个消息像炸雷一样,在冯家族老中炸响。如果这个消息属实,那冯家的族老们得重新考虑一下是走还是留了。

    要是在杏花村这里建折冲府,他们冯家作为杏花村有名望的大族,作为帮助龙门关守城的功臣,无疑有很大的便利会在这个建设中捞到好处,冯家儿郎们参军和升迁的机会也会比别人多。

    冯家族老们畅想着,冯家很快就会因为参与折冲府建设,子弟参军、升迁,而一跃成为豪门贵族阶层。

    有这么好的机会在眼前,老七一家为什么还要执意搬走呢?终于有人想到了这个反常识的问题了。

    杏花村里正,冯家二族老冯桂山问冯君宝:“若是谢侯爷在杏花村建折冲府的事情属实,那七弟大可不必担心家人的安全。侄子佳声和佳越,都是有大才干之人,在折冲府定然能谋得一个好职务。”

    “是啊,有折冲府做后盾,再加上佳越堂侄的智谋,佳声堂侄的才干,还有火药手雷这样犀利的武器,杏花村还不是固如金汤?你还怕哪个不长眼的过来寻仇吗?”四族老冯桂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