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幕式的活动持续一整天。

    白天,有总结性的报告,也有一些其他作品的展示。

    讲真,这样的交流,意义非常之大。

    无论是再强的艺术家,也是会存在“思维定势”的。

    能如同李少杰这般,能够跳出思维定势想问题的......不多。

    就好像大家开车,习惯了驾驶位在左边,但实际上,驾驶位设计在右边的也不少。

    比如带嘤,霓虹。

    由外国人来运用中国元素,由国人去运用外国元素,或许在本家看来,有些用法会很不对劲,但未必不会迸发出令人喜爱的新东西。

    例如菠萝披萨......

    当然,在运用他国元素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些尊重,以及命名,定义上的问题。

    不然会出现草莓麻婆豆腐这种偷换概念的存在。

    李少杰算是大开眼界了。

    圆明园为何如此美丽。

    为何够资格称作万园之园?

    可不是因为它被烧了。

    虽然昙花一现的它,让痛点令国人记忆犹新,但其实,圆明园的美丽,是基于融合。

    西洋楼中,以意大利巴洛克和法国洛可可风格为主导,但却在园林布局,细部的装饰,运用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

    中国园林造景的理念,哲学。

    融合了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的美学观念与建筑工艺。

    当不同的美汇聚一起,自然会令人沉醉。

    而在这次的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中,东西方的艺术家彼此灵感碰撞,相互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