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婉宁继续问道:“这么说来,你们都打算跟我合作了?”

    “合作,当然要合作!”

    跟着阿宁有肉吃,这是徐家几兄弟公认的真谛。

    阿宁就没有做过错的决定。

    而且以阿宁的手艺,何愁新开的饭店没有生意?

    “首先,我先说一下我的想法。虽然这一次开的饭店区别于酒楼,但我还是会沿用徐家铺子的名号,换言之,新开饭店的名字就叫做徐家铺子酒楼二号店。”

    徐婉宁打算将徐家铺子这个招牌做大做强,提前在八十年代实行连锁店的理念。

    对此,徐家几兄弟没有一个人提出异议。

    毕竟,徐家铺子酒楼的名号在京市那是响当当的,虽说底蕴尚且没有办法和全福楼相提并论,但找京市的老百姓打听一下,吃饭首选哪里?百分之九十都会选择徐家铺子酒楼。

    味美价廉分量又足,还经常上新种类的菜品,大多都是他们之前未曾听说过的。

    但无一例外,只要是徐家铺子上新的菜品,就没有一道是难吃的。

    “再者,这一次要跟我合作的都是家人,所以咱们就实行股份制,从一开始就将各自持有的股份说清楚,这涉及到年底的分红。如果,我是说如果,几十年以后,咱们的酒楼还没有倒,这将是一笔不菲的财富,可以留给咱们的后代。”

    “所以,为了避免扯皮的事情发生,影响到彼此之间的感情,等逐项事宜都敲定下来以后,我们全部都要签订具有法律效应的合同。而长辈们全部都是见证者。哥哥嫂子们谁有疑问或者异议的话,可以现在就提出来,咱们当面解决,也避免之后的纠纷。”

    被徐婉宁点名的人纷纷摇头。

    阿宁是整个徐家的掌上明珠,甚至夸张一点的说,她就是徐家的中枢,相信她准没错。

    “真的一点异议都没有?”

    众人再次摇头。

    “那好,那我接下来就将我的打算一一说出来。中途要是谁有什么想法,可以随时打断我,不要觉得不好意思。”

    “首先,就是关于二号店的选址问题。现在有两个方案,首先选择在一号店的附近,其次选择在城西。”

    “附近,一定要在一号店的附近。”

    “我附议。城西那边完全没有开发,实在是太偏了,总不好让大家食客们大老远地跑过去吃一顿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