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1/3)
清晨,两扇厚重的红漆大门被缓缓推开,一名十来岁的小道士打着呵欠跨过高高的门槛,拎着大扫把走了出来。
山门外太极广场上两侧长着几棵高大粗壮虬枝盘曲的迎客松,茂盛的树冠遮住了大半的广场,投下浓绿的阴凉。几只毛绒绒的小松鼠也不怕人,其中一只还从树上跳下来,直接落在小道士的肩膀上。不等对方有反应又吱吱叫着窜回树干上,似乎还发出调戏成功的笑声。
离广场不远的地方有个亭子,亭子是为了里面一口古井而建。亭子外还立着功德碑,上面雕刻着古井的来历以及捐钱建造亭子的人名。
小道士打了两桶水,一桶水就放在亭子边上,给那些小动物解渴。另一桶则拎去了广场,用来洒扫的。
这是一处坐落在京郊的道观,占地面积不到十亩,据说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这道观原本隐藏在山林里独自美丽,宁静致远。可是随着城市的不断开发,这片山脉周围不是化成别墅区就是改成休闲山庄,最近的生活区域距离道观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每逢节假日山下就车水马龙,这处道观倒成了闹中取静的所在。
道观名叫半鱼观,虽说占地十亩听似很大,可是因为依山而建,整个道观蜿蜒曲折,盘旋而上。大部分又都掩映在郁郁苍翠之中,远远看去完全看不到全貌,倒显得有些小了。
而且这处道观最令人惊讶的是,他们供奉的既不是三清,也不是那些求财求子的神仙,而是黑白无常!
从大开的山门进去,沿着曲折连廊盘旋而上,前殿摆放着三清泥塑,香火缭绕。两边偏殿高低错落,倒是有着人们耳熟能详的月老财神圣母娘娘神像。几株老桃树上还挂满了各种祈愿红绸,飘飘扬扬煞是喧闹。
绕过前殿向上攀爬,途径叮咚山泉,嶙峋怪石,涛涛松柏之后,才能达到最高处。这里有着占地面积最大的主殿,一进去便能看到高大的黑白无常塑像一坐一站,脸上戴着狰狞面具,手中拿着各式法器。背后直径五米的阴阳鱼悬挂正中,两侧则是十殿阎王,四大判官,牛头马面,各种小鬼等等。
主殿再往前就是环抱建筑的后殿,后殿有几处对外开放,里面摆放着各种雕像泥塑、法器瓷器、画卷版刻,都是与黑白无常相关。最后面那一片就不对外了,因为里面是道观道士或者善信居士居住的地方以及藏书阁,厨房等所在。
简丛抱着厚厚一摞黄表纸走到院子里的大核桃树下,这颗核桃树也有不少年头了,传说是当年第一代观主亲手种下的,如今已经两人合抱那么粗,巨大的树冠几乎笼罩了整个后院。
核桃树下有一口古井,这口井水质甘甜清冽,提供了道观里所有小道士的日常用水。
若是从高处看,就会发现这座道观隐隐约约像是一条阴阳鱼,核桃树下的古井就是鱼眼。而另一条合抱阴阳鱼则隐藏在山林之中,鱼眼就是广场旁边的那口古井。
这座道观经历了无数战火和磨难,能够仍旧完整的保存至今,传说就是与它的阴阳八卦地势和供奉有关。只是具体已经不可考,不过这并不影响每日来上香的居士和游客,香火也算是旺盛。
核桃树下坐着一名三十岁出头的大龄单身男青年,梳着道士头,长得相当不错,一双笑眼儿及其耐看。他身上穿着T恤和大裤衩,一边抡着锤子砸印钱一边儿絮絮叨叨的讲故事。他身边的小板凳上还坐着一名雪团似的,软乎乎又漂亮的跟糯米糍一样香甜的小男孩儿,四五岁的年纪,正一本正经的叠元宝。
“……那猫脸儿老太太沿着墙根往前走,一边走一边叫卖。她手里拎着的篮子装满了热腾腾香喷喷的点心,其实是用人肉变的……”
“老舅!”简丛一脸哭笑不得的放下手里的黄表纸,然后搂过小雪团儿亲了口,道:“别成天给我儿子讲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还有,卖点心的不是猫脸儿老太太!”
小男孩叠元宝的手指一顿,道:“我不是你儿子……”
“怎么就不是了?你就是!”简丛十分不要脸的又在小男孩软乎乎的脸颊上嘬了一口,这才美滋滋的拖过旁边的小板凳坐下来,开始摆弄一旁放着的香料。核桃树下还堆放着一捆竹篾和宣纸,几个糊了一半的纸扎正在晾晒,等待下一步加工。
这座道观最大的资金来源其实并不是香客那些供奉,也不是协会拨款修缮的资金,而是来自于他们自己亲手叠元宝剪值钱以及香烛的订单。
虽然现在不少阴间货币都已经搞印刷机械化了,但是只有这种亲手打的印钱和元宝,以及秘制香烛才是下面世界的硬通货。过年前后,晴明和中元节,就是订单的最大来源,甚至比挂单道士出门给人看风水迁坟赚的还多。据说有不少已经过世的亲人托梦都要来订购这家的东西,可见销量有多好了。
山门外太极广场上两侧长着几棵高大粗壮虬枝盘曲的迎客松,茂盛的树冠遮住了大半的广场,投下浓绿的阴凉。几只毛绒绒的小松鼠也不怕人,其中一只还从树上跳下来,直接落在小道士的肩膀上。不等对方有反应又吱吱叫着窜回树干上,似乎还发出调戏成功的笑声。
离广场不远的地方有个亭子,亭子是为了里面一口古井而建。亭子外还立着功德碑,上面雕刻着古井的来历以及捐钱建造亭子的人名。
小道士打了两桶水,一桶水就放在亭子边上,给那些小动物解渴。另一桶则拎去了广场,用来洒扫的。
这是一处坐落在京郊的道观,占地面积不到十亩,据说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这道观原本隐藏在山林里独自美丽,宁静致远。可是随着城市的不断开发,这片山脉周围不是化成别墅区就是改成休闲山庄,最近的生活区域距离道观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每逢节假日山下就车水马龙,这处道观倒成了闹中取静的所在。
道观名叫半鱼观,虽说占地十亩听似很大,可是因为依山而建,整个道观蜿蜒曲折,盘旋而上。大部分又都掩映在郁郁苍翠之中,远远看去完全看不到全貌,倒显得有些小了。
而且这处道观最令人惊讶的是,他们供奉的既不是三清,也不是那些求财求子的神仙,而是黑白无常!
从大开的山门进去,沿着曲折连廊盘旋而上,前殿摆放着三清泥塑,香火缭绕。两边偏殿高低错落,倒是有着人们耳熟能详的月老财神圣母娘娘神像。几株老桃树上还挂满了各种祈愿红绸,飘飘扬扬煞是喧闹。
绕过前殿向上攀爬,途径叮咚山泉,嶙峋怪石,涛涛松柏之后,才能达到最高处。这里有着占地面积最大的主殿,一进去便能看到高大的黑白无常塑像一坐一站,脸上戴着狰狞面具,手中拿着各式法器。背后直径五米的阴阳鱼悬挂正中,两侧则是十殿阎王,四大判官,牛头马面,各种小鬼等等。
主殿再往前就是环抱建筑的后殿,后殿有几处对外开放,里面摆放着各种雕像泥塑、法器瓷器、画卷版刻,都是与黑白无常相关。最后面那一片就不对外了,因为里面是道观道士或者善信居士居住的地方以及藏书阁,厨房等所在。
简丛抱着厚厚一摞黄表纸走到院子里的大核桃树下,这颗核桃树也有不少年头了,传说是当年第一代观主亲手种下的,如今已经两人合抱那么粗,巨大的树冠几乎笼罩了整个后院。
核桃树下有一口古井,这口井水质甘甜清冽,提供了道观里所有小道士的日常用水。
若是从高处看,就会发现这座道观隐隐约约像是一条阴阳鱼,核桃树下的古井就是鱼眼。而另一条合抱阴阳鱼则隐藏在山林之中,鱼眼就是广场旁边的那口古井。
这座道观经历了无数战火和磨难,能够仍旧完整的保存至今,传说就是与它的阴阳八卦地势和供奉有关。只是具体已经不可考,不过这并不影响每日来上香的居士和游客,香火也算是旺盛。
核桃树下坐着一名三十岁出头的大龄单身男青年,梳着道士头,长得相当不错,一双笑眼儿及其耐看。他身上穿着T恤和大裤衩,一边抡着锤子砸印钱一边儿絮絮叨叨的讲故事。他身边的小板凳上还坐着一名雪团似的,软乎乎又漂亮的跟糯米糍一样香甜的小男孩儿,四五岁的年纪,正一本正经的叠元宝。
“……那猫脸儿老太太沿着墙根往前走,一边走一边叫卖。她手里拎着的篮子装满了热腾腾香喷喷的点心,其实是用人肉变的……”
“老舅!”简丛一脸哭笑不得的放下手里的黄表纸,然后搂过小雪团儿亲了口,道:“别成天给我儿子讲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还有,卖点心的不是猫脸儿老太太!”
小男孩叠元宝的手指一顿,道:“我不是你儿子……”
“怎么就不是了?你就是!”简丛十分不要脸的又在小男孩软乎乎的脸颊上嘬了一口,这才美滋滋的拖过旁边的小板凳坐下来,开始摆弄一旁放着的香料。核桃树下还堆放着一捆竹篾和宣纸,几个糊了一半的纸扎正在晾晒,等待下一步加工。
这座道观最大的资金来源其实并不是香客那些供奉,也不是协会拨款修缮的资金,而是来自于他们自己亲手叠元宝剪值钱以及香烛的订单。
虽然现在不少阴间货币都已经搞印刷机械化了,但是只有这种亲手打的印钱和元宝,以及秘制香烛才是下面世界的硬通货。过年前后,晴明和中元节,就是订单的最大来源,甚至比挂单道士出门给人看风水迁坟赚的还多。据说有不少已经过世的亲人托梦都要来订购这家的东西,可见销量有多好了。